宋瑶松了一口气,她还在琢磨邺沛茗和陈沅岚是怎么得到的孩子。邺沛茗三言两语,便解了她的困惑。虽然没说清楚孩子是怎么来的,可是邺沛茗不告诉她,想必便是让她别去想那些,而要达从心底里把这个孩子当成亲妹妹吧?!
“嗯,我知道了!”宋瑶认真地点头。
三月中旬,越王正式下令命世子周督宁代为巡视岭南道各州府,除了巡视各州府的吏治和民生外,还有军防等军务。而邺沛茗为都知兵马使,领兵护其左右,江勋为判官,辅佐其左右。
消息一传达下去,众人便明白了越王的用意,不过令他们有些不安的是越王命邺沛茗为都知兵马使。这都知兵马使乃岭南大都督越王的武职幕僚官,可以说拥有整个岭南道的兵马指挥权。
岭南道如今十五万兵马,尽分归各支州的指挥使统领,若他们不听从号令,那都知兵马使也只能是个挂名的头衔罢了。问题是,邺沛茗麾下便有骁勇精锐的靖海军一万人,他们若是敢有异动,那无疑是要重蹈当年程海谋反围城的覆辙。
众人琢磨不透越王此举的意思,若说他信任邺沛茗,可又派了和邺沛茗作对的亲信在靖海军帐下任都虞侯以监视其;若说他不信任邺沛茗,可又赋予她如此大的权力。
也只有少数人才明白越王是信任和无奈的矛盾、纠结下的举动。一来邺沛茗这些年在他的身边皆是尽忠职守之举,而且屡立战功,又是个能臣;二来她至今子息单薄、家族中情况并不复杂,不怕她翻起风浪。
可是邺沛茗为人心思深沉、令人琢磨不透;她还手握重兵,广州城、王府内外皆是她的兵,她的家底又颇为不可窥测。这样的情况下,越王也不得不对她产生一丝警惕,可是碍于他要收拢人心,也离不开邺沛茗,无奈之下才有此举。
邺沛茗也知道越王的矛盾心思,所以她越发谨慎细微,哪怕要跟世子巡视各州府,她也得安排好一切以免她离开后会被越王来一招釜底抽薪。
马锋和石大明等人是她十分放心和信任的人,在程乡一战后虽然仍然为行营指挥使,可却加了勋官头衔,同时获得了不少赏赐。不过邺沛茗增设了一个行营——南营,南营指挥使为朱光卿。
马锋为东营指挥使,李子建为副指挥使;石大明为西营指挥使,吴充隆为副指挥使;朱光卿为南营指挥使,越王的亲信之一的黄明为副指挥使;余阳为北营指挥使,越王妃之弟朱建树为副指挥使。
各营的都虞侯则有越王的亲信花新、周瑞,也有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