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观,更要了解石大明、马锋等将领的作战风格。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跟邺沛茗学习如何收服人心。
冬去春来。休养生息了一个冬天后,朱徽又开始和诸割据势力开战。然而也是在前不久,朱梁的内部发生了一事,使得驻守淮南道的大将李思安背叛了朱徽。
因朱徽处心积虑要消除异己,又听信谗言杀死了手下一名大将,使得李思安疑惧他,故而起兵反叛。
徐知行为了昭显自己的忠心,特意组织兵力进攻合肥。若是他能争下庐州,据守此扼要关隘,那他可拒北,不必担心会被朱徽过河拆桥,接下来他安心对付南边的“孚朝余孽”便可。
邺沛茗一直都没有异动,但是到了春播之时,她集结兵马于衢州,欲做进军之举,并且大肆制造她要攻打婺州的舆论。徐知行只能紧急调动兵马,可又担心此为调虎离山之计,故而只能大量征召百姓。
如此一来,春播便被搁置了下来。邺沛茗屡屡调集兵马,使得徐知行疲于应付她,而婺州、台州等处的农田只播种了一半不到,延误了农活。
徐知行发现是邺沛茗使的消耗吴越的内力的手段,目的是要延误吴越的农活,使得百姓收成不好。于是他便不再理会邺沛茗的挑衅,留了一部分兵马在婺州守备,便专心对付起李思安来。
建贞四年春,徐知行领兵十万于金陵,准备渡江进攻李思安。李思安采取避而不战的措施,据守庐州。
而徐知行有苏湖等能提供粮草的富庶之地,淮南道的北边又是朱徽的地盘,李思安腹背受敌,若是只守不攻怕只能撑三个月。
三月初,李思安终于忍不住,找了人偷偷越过吴越到达衢州求见邺沛茗。
军帐之中,邺沛茗好整以暇地问道:“你是说,你们的李将军想与我合作,瓜分吴越之地?”
那使者道:“正是!”
邺沛茗没说话,倒是马锋冷笑了一下,道:“李思安是个叛主之人,他的话岂能相信?”
“你——”那使者不忿马锋骂他们的将军,怒瞪了他一眼,可马锋说的是实话,他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反驳。
须臾,他扭头对邺沛茗道:“若我们将军战败,我想对邺都督才是最为不利的!”
“说说看。”邺沛茗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邺都督与那吴越已是死敌,必会到不死不休之地步。而一旦我们将军兵败,那徐知行据守庐州,则吴越士气高涨,邺都督若想与之交战必然会处于下风。且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