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不少鞭辟入里的建议,如利用河谷环抱的平地,加以开垦利用,使得许多荒地得到了开垦不说,还为流民的招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去处。
在这些日子里,她也亲自到田间与百姓交谈,在她遇上没钱看病的人时也会施以援手,故而她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直逼邺沛茗。
还有邺沛茗这些年张贴招贤令,不限身份地位,头两年只有男子,后来有了几个女子。虽然那些女子被人一番刁难和嘲笑,可是在邺沛茗发现此事,破格提拔了她们后,许多人都震惊了。
尤其以一些士人为首,他们特别不忿一个女子会压在他们的头上,他们不信她们能有才学。
不过从邺沛茗当韶州刺史开始,便没少被这些士人骂,她也就没有当一回事。只有发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煽动他们时才会动用手段将他们处理了。
即便邺沛茗任用了女子为官,可毕竟反对的声音也大,只能先安排给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官职。
虽然此路漫漫,险阻颇多,可也不是没有未来的。
邺沛茗麾下的诸将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并且耳濡目染之下对女子的态度也宽容了许多。
便说朱光卿之妻聂秀清,当年便敢只身一人到岭南寻未婚夫婿,便让人钦佩不已。
后来她嫁给了朱光卿后,没有在家相夫教子,而是先帮邺沛茗到南岭村偷偷积攒粮草和壮力。后来邺沛茗当了韶州刺史,她又亲自督造了虔州入韶州的河渠。
邺沛茗派朱光卿出征时,她也穿上甲胄随夫出征。在这些年的南征北战中,她的意志被磨砺得越发坚毅,多次临危不惧解救了朱光卿和一干兵士,得到了他们的敬重。
鉴于她立下的功劳,邺沛茗特许她成为向明都的都押牙,帮朱光卿管理军中事务。
初时反对的声音也有,他们担心女子进军中会乱了风气。不过显然这是多虑的,古往今来多少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也曾随夫征战四方,她们从不是累赘,反而还协助立下不少功劳。
马锋等人倒是不曾质疑,毕竟他们与聂秀清已经相识八、九载,对聂秀清的为人很是了解,知道她不会做出有违军纪的事情来。
果不其然,聂秀清即使在军中也未曾顾及儿女私情,她和朱光卿在军中时从不住同一个营帐,称呼对方都是以职务。致使这么多年,朱光卿和聂秀清也只有朱明唐一个儿子。
况且穿上甲胄后,哪个还会特别去留意她是男是女呢?众人渐渐地发现,聂秀清在军中行走似乎也没什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