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皇帝万万没想到,他后来所收到的那些折子,根本没有一封是他所派去的人写的,全部都是永宁侯姜铣让人模仿那些人的笔迹,专门写好送回来的。
折子里的所有内容,都按照皇帝的喜好来写,说的全部都是皇帝爱听的话,所以皇帝看到奏折的时候十分高兴,自然也就对北疆和永宁侯姜铣,放下心来。
而皇帝派去的人,只是在一开始到达北疆的时候,自由了两天。
等他们写了两份奏折,永宁侯手底下的人,把他们的字迹模仿了个十成十以后,就把他们彻底软禁起来。
他们被关在一栋独立的院子里,只留了两个哑仆给他们送饭。
直到前段时间,永宁候忽然从北疆离开,北疆的纪律相对松散下来,皇帝派去的人,这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然后给皇帝送了这封信。
信件字潦草,看得出来写的时候十分仓促。
上面对许多事情都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写得多么详细具体。
然而,仅仅只是写了个大概,也足以让人推算出北疆的情况。
北疆,早已远远超出皇帝的掌控。
这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上写到,在北疆,朝廷的衙门形同虚设,所有事物全部报到永宁侯姜铣的大将军府,由永宁候进行决断处理。
而在永宁候的大将军府里,除了有行军打战的将军议事,另外设立了专门处理政务的文职官员,俨然一个缩小的朝廷。
北疆所有重要职位上的官员,全都是永宁侯姜铣的心腹。
无论是粮草银钱,还是农事民生,只要关系着北疆百姓的生活,永宁候姜铣都十分重视。
故而在北疆,无论是几十万将士还是北疆的百姓,都只认永宁侯姜铣一个人。
永宁侯姜铣的话,对于北疆百姓来说,比圣旨还管用。
就算永宁侯姜铣要让他们去赴汤蹈火,北疆的百姓和将士也绝无二话,绝对低着头往前冲。
而这封信件上,还向皇帝详细说明了永宁侯府的人从京城撤离的过程。
永宁候姜铣为了让永宁候夫人和世子,以及候府一干人等从京城安全撤离,早就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永宁侯姜铣会假借皇帝宣召的名义从北疆离开,一路前往京城,实际上却会在半路就转道,去接应永宁侯夫人和永宁侯世子以及永宁侯府的一干人等。
而皇帝一直收到的关于永宁侯姜铣行程的汇报,也全部都是假的。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