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敲打,他都要把战线前推到巢湖了!
贾诩也留在汉中继续和刘备打口水仗,就是一个字,拖!
曹操临走时给沈川写了封信告诉沈川,刘备已经同意双方同时撤兵,结束对峙状态,在曹军全部撤出汉中后,汉中交由刘备管理,从某种意义上上来说,刘备也算是达到了战略目的,拿到了益州北大门。
就是代价惨了点儿,而且什么时候能完整控制汉中还不一定,贾诩作为三国第一毒策士,坑人从来不含糊,不把汉中完全搬空,刘备休想在汉中称王。
曹操回到许昌后,觉得汉献帝下旨让沈川负责土地改革这事儿,不安好心的成分太明显了,就在朝堂上向汉献帝询问。
“陛下!你下旨让沈川进行土地改革,可是并不给他任何职位,你准备让他如何完成你的旨意?”
汉献帝很想骂娘,那个土地改革计划书是你递上来好吧?
然后汉献帝就在朝堂上当众宣布任命沈川为天水郡太守,负责天水郡的土地改革事宜。
这样沈川算是有了朝廷正式任命的官职,还是一郡的太守,而且以后推行土地集体化也名正言顺,奉旨办事啊!
不过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天水郡原来是有太守的啊!而且天水郡太守刚刚上任,屁股还没暖热呢。
扯淡的是汉献帝下旨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沈川任命了个天水郡太守的职位,可是没提原来的太守怎么办,曹操作为丞相没吭声,其他人好像也忘了。
天水太守杨付听说汉献帝下旨又任命了个天水太守沈川后,气的坐在大堂上鼻孔生烟,但是就是不愿离开太守府,一帮属下也是不知所以,这两个太守,听谁的啊?
好在沈川来到天水后,一直都在上邽,根本没来冀城,要不然两个太守在太守府相遇那就太尴尬了。
其实沈川也很纳闷,不知道曹操在玩儿什么,官员的任命不是皇帝一句话就完事的,还要丞相府、尚书台的任命文书才行,曹操作为丞相,好像故意没有给沈川这份任命文书。
沈川在上邽忙着安排移民,没去太守府,原太守杨付也没接到自己被罢免或者调职的命令,所以赖在太守府不走,一时间天水郡出现两太守同在的奇怪现象。
本来沈川对这件事儿也没放在心上,以为杨付会自己找台阶离开的,结果姜维来信说杨付正在冀城联络天水郡大小世家,想让他们不承认沈川的太守身份,而且绝大多数世家还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