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造纸作坊的先例支持,想从沈川获得更多好处是肯定的。
见丈夫点头答应,王异继续道:“我去沈川办的学堂好多天了,也没看懂沈川到底想利用学堂干嘛,肯定不是教授几个黔首家的孩子读书那么简单,他最近还大力办什么成人识字班,让学堂老师去教汉中来的移民识字,真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不过他在邀请姜家去学堂任教,估计也是有什么大计划的,这个我会继续探查,夫君可以向家族里问问,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去学堂任教?”
赵昂瞪了老婆一眼,别得寸进尺!
“族里怎么可能有人会愿意,哼,估计姜家也没人愿意。”
“这可不一定,这事我还要继续观察,看姜家有什么反应再说吧。”
王异回家好好劝说了自己丈夫一顿后,启程去兴国城。
沈川一边在郡内各处巡查移民的春耕情况,一面努力打探搜集氐人的各种资料信息。
“你不说今天休息吗?怎么又在这写东西?”祝融扶着步练师在院子里走了几圈,回来问道。
步练师再过两个多月就要生产了,现在越来越行动不便,沈川每天忙碌完回家后,看到步练师的模样,都有一种幸福感,再过两个多月自己都要做父亲了。
沈川把写完的书信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交给亲兵道:“送交魏王,路上小心。”
见步练师和祝融有些好奇,沈川就主动解释道:“我想在天水郡炼铁,可是找不到高质量的铁矿,倒是在东边广魏郡找到的铁矿石品质还不错,这事儿要给魏王商量一下。”
“炼铁?造兵器?”祝融插话道。
“造农具!我一个地方郡守造什么兵器?”
沈川在天水郡巡查了一圈发现,百姓手里的农具太过落后老旧不说,铁器的质量也太差了些,极大的制约了劳动效率。
这年代钢铁的产量还是很低的,质量也不好,稍微好一点儿的钢铁都拿去制造兵器了,为百姓制造农具的铁料少的可怜不说,质量也差的要命,沈川准备在天水炼些钢铁,建一个农具厂。可惜天水郡无论铁矿还是煤矿的质量都让沈川很不满意,只好找到东边儿的清水县,那里发现的铁矿石不错,煤炭质量也比天水郡的好得多。
冶铁这事儿本就敏感,再说还不是天水郡辖区,沈川还是写信跟曹操商量一下的好。
想把凉州建设成为北方富庶之地,提高生产力是根本途径,所以沈川在努力打压世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