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以一般开战很少有直接就拼的。
甚至于曹操讨伐江东,打赤壁之战的时候都给孙权修书一封,让孙权投降。
“不知道沈先生心中可有人选。”
徐盖看着沈川问道。
“此去之人需要胆大心细,而且还需要临危不乱,思路清晰,所以我想问问各位,有没有愿意毛遂自荐的。”
沈川说完,环视了一圈众人,众人纷纷摇了摇头,这些虎豹骑虽然是曹操的精锐,但是他们的脑子里也只懂一件事,那就是打仗,而沈川身边的这些护卫也大多都是老兵出身,他们的脑子里只有杀戮,说讲道理,这种事情在他们看来不如用拳头。
“看来没有,那既然如此拴柱你出来吧。”
沈川说完,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孩子就走了出来,这男孩不是别人,正是沈川在南郡培养的那一批孩童之一的拴柱。
拴柱是当初沈川前往西北之地时愿意跟着沈川的人,而沈川对于这种愿意效忠于自己的人,自然也不会吝啬,于是沈川便将整个西北的羊毛市场交给了拴柱与此同时,沈川还给拴柱邮寄了大量的教科材料,让专注进行学习。
拴柱不懂之时,便会去请教步练师,或者当地名士,久而久之专注的胆识和干练,被锻炼了起来,而这次陇西之战,沈川早就想到了要将拴柱启用,所以在大军出发之时,沈川便休书一封,让刀疤在给曹操送完信后,顺便将信封送给了在陇西之地的拴柱。
当时拴柱在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坐在家中的大院之中,看着沈川所送来的书籍,这一年的时间拴柱作为沈川西北羊毛的总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责人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而拴柱则是按照沈川的意思将这些钱大部分都上交了当地作为军费或者建设而留下其中的百分之十,作为自己的日常开销以及书院的建设。
没错,沈川打算在西北等地也开设一个书院,从而培养人才而这西北地区开设书院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拴柱身上,拴柱对这件事也是十分看重认认真真的在当地操办书院,挑选了不少骨骼惊奇的孩童。
而在专注发达之后,不少名门世家都想要与拴柱结缘,从而在羊毛这个产业上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拴柱都不为所动,甚至有人过来将拴柱的族谱拿过来找他认亲。
面对这些前来认亲戚的人,拴柱也是草草安排,而后便派人打发了,因为他始终记得当初沈川跟他说的一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栓柱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