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的政策,这刺头就是在燕国官员的引导下,卖了土地,开了一个工匠坊,从一年三四两银子的老农民,成为了半年就赚到八百两银子的大老板。</p>
如今沈家一来,政策一变,这刺头的工匠坊经营不下去了,当然要造沈家的反!</p>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沈家最后给沈昆送来的密信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不可思议,仅仅三年,燕难归就征服了昔曰赵国的几千万百姓,大燕盛世,弘武之治,我们沈家愧之不如啊!”</p>
看到这封信,沈昆来了兴趣,叫人搜集了一些燕难归的施政记录。</p>
将这些记录前前后后地看了十几天……沈昆心寒了!</p>
励工商,兴水利,修道路,发展远洋贸易,设立免费私塾……燕难归的政策几乎涉及了方方面面,甚至繁琐的有些可笑,尤其是他还亲手写下了这样一条小命令――燕国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必须进免费私塾,至少学会一千个常用字。</p>
花大把的银子,让老农和苦工的孩子读书认字,这政策在九州豪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可是熟知历史发展的沈昆,却从这条小命令中看到了燕难归的野心,还有他那无人可比的战略眼光!</p>
教育是国之根本,燕难归,你今天培养了大燕皇朝的数百万儿童,二十年后,你手下将诞生多少豪杰智士!?</p>
这还只是大燕皇朝,多达几千条政令中的一小条!</p>
无法想象,这些政策全部落实之后,二十年后,大燕皇朝会强盛到何等地步!</p>
“燕皇难归……”</p>
沈昆服了,论武功他不怕燕难归,可是比起治理国家,做一个百姓爱戴的盛世明君,一百个沈昆也追不上半个燕难归……燕难归的武功厉害,可他最厉害的,是对百姓人心的掌握,是他那穿越者也无法比拟的超时代战略眼光!</p>
“燕皇难归……”</p>
沈昆怕了,这样一个燕难归,就算今天自己拼死拼活地帮阿福争到皇位,可是二十年后,阿福能挡得住燕难归,守住他的江山吗?</p>
更可怕的是,燕难归还吞并了百宝斋的千年财富,和遍布九州的商业线路,有足够的资本来跨时代发展……沈昆甚至有点怀疑,给燕难归五十年,他能引领九州,从封建经济,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干!</p>
收起燕难归的施政文件,沈昆大笔一挥,给了沈浮屠回了一封信,“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