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罪魁祸首,将大河两边黄土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河去。离朔州后,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吕梁山的西缘山区朝北挺进。紫河、金河,都是从山区上流下来。大河从河口镇急折南行,直至南端的禹门口,千里流程,是因东流的大河遇上横亘南北逾千里的吕梁山,不得不掉头向南,遂于黄土高原上开出一条深深的峡谷,成就天下闻名的晋陕峡谷。此一河段接纳了像紫河般上百条河川带来的泥沙,滚滚洪流,遂将泥沙从中游送往下游去,令大河变色。晋陕峡谷的另一特点,是急速下降,递跌达11百多丈,加上两边绝大部分为陡峭崖壁,河面宽度局限在百丈之内,又多流入的支河,暗礁密布,故而水流湍急,舟楫难行。
势不可挡,在谷底奔腾不休的大河上方两岸,不过是同一高土原被破开为两边,故地貌上毫无分别,在东岸遇上的,在西边河曲高原也会遇到,以黄土造成的丘陵和沟壑为主,又或遇河流而形成的风沙滩地和河塬涧地。极度干旱造就清晰的视野,有风沙而没风雨,可是当风沙起时,黄尘漫天,以龙鹰之能,也是目迷耳塞,只能凭感觉行事,比之大漠的沙暴,不遑多让,就看风刮得有多大。午后继续行程,忽然遇上一阵风沙,幸好速来速去,众人均认为是老天爷予他们历练的好机会,令他们更快熟习和投进环境去。吃过沙漠苦头者,如此小风沙,等闲事也。为避开可能驻在东北方单于都护府的突厥人,他们改采靠近晋陕峡谷的路线,且因尚未天黑,全程小心翼翼,不求速度,只求成功避敌。日落后,龙鹰忽发指令,全体避往左上方晋陕峡谷的崖缘,各自寻找隐蔽处。高手似宇文朔、符太等的级数,仍一无所觉,但人人熟悉龙鹰的灵异,毫不犹豫地执行。劲旅团员虽个个负重逾百斤,又赶了近两天路,仍矫捷如龙,剎那间撤离山区内的低地,藏身高处,且没人探头窥望,待龙鹰进一步的指示。龙鹰、博真、符太、荒原舞、宇文朔藏身在一块巨石后,后面就是纵深百多丈的峡谷,大河的怒哮声从下方传上来。经历过三门峡黄河大爷的威势,听得他老人家的咆哮,感受特别深刻。各人蹲着说话。符太问道:「多少人?」龙鹰沉声道:「约在七百到八百人间,全属好手,像我们般徒步走。」宇文朔道:「难怪听不到马蹄踏地的声音。」荒原舞皱眉道:「此处远离河套,隔着难以飞渡的晋陕峡谷,想奇袭长城边防等同送死,他们要到哪里去?」博真得意的道:「请教老子吧!我记得峡谷南面有个渡口,也是唯一的渡口,我便经渡口来过这一边,打了个转又从渡口返另一边去。」龙鹰传音到最接近他们的桑槐,着他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