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嘉达文学坊”最新网址:https://www.beg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贝嘉达文学坊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陈凡 > 第568章 老表

第568章 老表 (第3/6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情事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1975,媳妇18就跟了我 狂龙觉醒,开局拿下冷艳后妈 真龙出狱 修仙:收你当小弟,你却想上位? 刚升厅长就离婚?祁同伟你疯了吧!! 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 诡异:开局美利坚,我开光大洋马 婚里婚外,半欢半爱 绝对权力:从天崩开局走上官途巅峰 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 开局被退货,我成了全国状元 谎言被拆穿后,留下破损的婚姻 官道巅峰:一篇内参动京华 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 妻子逃婚后,我下定决心选了她 高手下山,邂逅美女总裁未婚妻 官途:谋定而后动 从监狱走出的狂少

正是这样一群“弃民”,在孙先生的奔走呼吁下,重新觉醒了民族意识,兴办“侨校”,继承中华文化。

当时有人登报发言,“舍己国之主人教育,而受他国之奴隶教育,是谓就之死地!侨而曰华,必须受华侨教育,通晓华语,认识华文,确立起为华侨之身份。”

辛亥革命前后,南洋的侨校从零到数百所、再到遍地开花,仅马来西亚(含新加坡)就有15万侨校学生,印尼也有5万余人,整个南洋范围内,侨校达2500多所。

通过侨校,不仅培养了华侨子弟、继承中华文化,更让这些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进而去关注危机四伏的祖国,并通过学习、掌握能够报效国家的本领。

而这些可以称为“侨二代”、“侨三代”乃至“侨N代”,有些甚至连自己的爷爷都不曾踏上过祖国土地、更别说自己的华侨学生们,俨然以华人自居,视祖国为家乡、自己为炎黄子孙。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不仅捐钱捐物,还积极“捐人”。

战争期间,累计共有4万多华侨回国参战,其中南洋华侨占了绝大多数,约4万多人,美洲和澳洲华侨约有1000多人。

其中共3200人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广为人知的典型。

这些人大多数从未踏足过祖国的土地,连祖国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但是听到号召、纷纷响应,最小的甚至还不满13岁。

1935年12月,上海首演的抗日戏剧《回春之曲》,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南洋华侨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的故事。

其中田汉和聂耳合作的插曲《告别南洋》,引得无数人为之泪目。

“再会吧,南洋!

你海波绿,

海云长,

你是我们第二故乡。

我们民族的血汗,

洒遍了这几百个荒凉的岛上。

再会吧,南洋!

你椰子肥,

豆蔻香,

你受着自然丰富的供养,

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下,

千百万被压迫着都闹着饥荒。

……

再会吧,南洋!

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

血流着黑龙江。

这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别了吧,我们第二故乡,

我们要去争取这一线光明的希望。”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医代枭雄 傅总离婚请签字 农家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