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现时论朝政,尽入韦宗集团之手。朝臣全为韦宗集团的人,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有能力的重臣魏元忠,却成待罪之身,再难发挥作用。李显到今天仍坐在这个位子,全赖宇文破和飞骑御卫的效忠,然而,可肯定的是,飞骑御卫里有多少人被韦宗集团收买,无从估计。杨清仁的忧虑,非是杞人忧天,他需要的是时间。问题在宗楚客不可能看不到个中关键,不会容许杨清仁坐大。李显的龙命,危如累卵。以台勒虚云的智慧,他如何处理眼前的危机?龙鹰哑口无言。李显不单没怪他,还大感欣慰的道:「换过别人,肯定立即向朕推举于其有利的人选,视之为良机,惟独轻舟不谋私利,故此说不出这个人来。」龙鹰没想过李显可有这么一番说词,大感惊讶,暗忖这该为皇帝心态,疑神疑鬼,常人怎会这么想?不过,真的难怪李显朝这方向想,剩瞧韦、宗两人竭力推荐的韦捷是何等货色,便明白李显此特殊心态是被培养出来的。李显颓然道:「朕竟无一可倚仗的人?」龙鹰更不知如何答他。汤公公「临危苦谏」的「四不」,李显犯了两个,就是五王和太子均成明日黄花,再不复存。剩下的惟只高力士和王庭经,均难发挥抗衡韦宗集团的作用。燕钦融乃「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人微言轻,但字字重若万钧,令李显蓦然惊醒,感觉到皇权被严重威胁。假设李显肯依足龙鹰指示,非是全无绝地反击的机会,起码可做的,是立即将擅医术的马秦客、擅烹饪的杨均,驱离大明宫,又把麟德殿的侍臣、宫娥,换上高力士的人,令韦、宗的混毒之计,无从下手。可是,龙鹰须先了解马秦客、杨均两人与李显的关系,方能决定如何处置。不过,这就是一时冲动下的感情用事,于政治斗争为大忌。
龙鹰早领教够李显的反复无常,其优柔寡断,可累死支持他的人。为了「长远之计」,龙鹰须变得铁石心肠。说到底,眼前败局,是李显一手造成,自吃苦果。纯从功利考虑,李显刻下的心态,对龙鹰有利无害,直接得益的是与吐蕃和亲的事,间接受益者,则为李隆基。只要李显仍记得燕钦融所罗列韦后、公主们的罪状,绝不肯为她们签押任何东西,等于中断了她们的财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力雄厚」,又一心贿赂的李隆基自然大受欢迎,吐蕃和亲的事水到渠成。李显喃喃道:「大相是给害死的。」龙鹰给骇了一跳,李显怎会变得这么精明,语气肯定?道:「皇上何有此见?」李显朝他瞧来,悲切的道:「昨夜我梦见大相,他七孔流血,从地上爬过来,咬着朕的袍角,接着朕就醒过来。」龙鹰听得整条脊骨寒惨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