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与逢纪见了礼。</p>
他问逢纪:“敢问逢公,冀州何时出兵?”</p>
“那要看淮南何时出兵。”逢纪微笑回道。</p>
杨弘微微皱眉:“提议出兵的是冀州牧,因何要淮南先动?”</p>
“我家主公只是说打算投效朝廷。”逢纪问:“何时说过出兵?”</p>
辛毗到淮南的时候,虽也提到出兵的事,却也说过归效朝廷。</p>
他已来了邺城,逢纪还这么说,就让杨弘有些受不住了。</p>
脸色瞬间不太好看,他问逢纪:“逢公的意思,冀州不会出兵?”</p>
“当然要出兵。”逢纪说道:“单凭我加主公,并非朝廷的敌手。算上淮南,可就不同。”</p>
“既要出兵,因何半点诚意也没有?”杨弘说道:“主公要我来到冀州,就是商定讨伐朝廷,清理君侧一事。”</p>
“诚意是有。”逢纪问:“冀州与司隶毗邻,稍有风吹草动,朝廷大军就将杀来。以冀州的实力,可是朝廷敌手?”</p>
经过发展壮大,如今的朝廷根本不是任何一方豪雄可以单独对付的。</p>
杨弘当然也清楚这些。</p>
他皱着眉头问逢纪:“我只问逢公,倘若淮南出兵,冀州可是必定追随?”</p>
“那是当然。”逢纪给了肯定的答复:“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淮南出兵,他立刻颁布清君侧檄文。”</p>
“彼此都不相信,如何共同谋事?”杨弘冷笑:“此次合兵,我看不要也罢。”</p>
他站了起来,向逢纪躬身一礼:“请转告冀州牧,只要他归效朝廷,淮南随后跟上。”</p>
杨弘要走,逢纪赶紧把他叫住:“长史忙什么?话不是还没说明白?”</p>
“有什么不明白?”杨弘没什么好气的说:“冀州、兖州不肯出兵,却要等到淮南动用大军,才发布一道檄文。如此诚意,谁敢响应?‘</p>
他再次躬身:“逢公莫要多说,我先告辞。”</p>
杨弘转身就走,逢纪赶忙上前把他拦住:“长史莫急,既已坐在此处,不如好好商讨,如何才能让两家彼此相信。”</p>
“有那样的法子?”杨弘冷笑:“我家主公与冀州牧什么关系,谁都清楚。他俩虽都姓袁,却彼此看不惯对方。若不是讨伐朝廷,清理君侧,我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