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昭姬人称才女,并非浪得虚名。</p>
不过片刻,她写好一篇檄文,双手捧着递向刘辩:“陛下请过目。”</p>
刘辩接过,发现她眼角露出一丝得意。</p>
看来檄文写的不错,不然蔡昭姬不会如此。</p>
她是在等着用这篇文章,打皇帝的脸。</p>
漫不经心的浏览一遍,刘辩说道:“文章勉强通顺,只是其中还有问题。”</p>
勉强通顺?</p>
蔡昭姬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p>
自以为写的不错,到他这里竟成了勉强通顺……</p>
“陛下才情过人,不如亲自执笔。”她对刘辩说:“臣女也想见识陛下文采。”</p>
系统没给他写文章的能力,刘辩哪会?</p>
当着蔡昭姬,写篇大白话?</p>
不被笑掉大牙才怪。</p>
可他偏偏就有办法:“朕岂是说写就写的?你这臣女,好生无礼。”</p>
他把丝帛往桌上一放:“重写,明儿朕再来看。”</p>
皇帝说她文章写的不行,又不肯亲自执笔,蔡昭姬紧紧握着拳头。</p>
刘辩要不是手握生杀大权,早被她在文章里骂个体无完肤。</p>
蔡邕送刘辩出门,目送他走远。</p>
回到房间,他拿起那篇文章读诵一遍。</p>
何止通顺,简直就是旷世好文。</p>
这样的文章只落个勉强通顺,皇帝难道是故意找茬?</p>
“收拾一下,我们走。”恍然醒觉,他把蔡昭姬写文章的丝帛揉成一团塞进怀里:“洛阳不能呆了。”</p>
“不过是篇文章,写给他就是。”蔡昭姬却不以为然:“父亲为何要走?”</p>
“我儿写的这篇,词句练达,乃绝世好文。”蔡邕对她说:“皇帝还在挑毛病,是记恨我为董卓哭丧,要置我们全家于死地。”</p>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蔡昭姬问:“能去哪里?”</p>
“河东卫家与你有婚约,先去投他们。”蔡邕说道:“走一步是一步。”</p>
从未见父亲如此紧张,蔡昭姬也感到事情不妙。</p>
父女俩收拾些细软,带了两名侍女,打算投奔卫家。</p>
刚来到正门,就